中美混双亮相世乒赛,盘点乒乓球中外跨国组合

北京时间11月24日凌晨,2021休斯敦世乒赛正式开战,颇受关注的两队中美跨国混双组合林高远/张安和卡纳克/王曼昱,也都登场亮相并取得开门红。

两对中美混双赛前首次合练

林高远/张安3-0击败葡萄牙组合阿波罗尼亚/邵杰妮,较为轻松地晋级下一轮。

卡纳克/王曼昱3-0击败俄罗斯组合西多连科/泰拉科娃,比分看似轻松,但是第二局比赛双方打得难解难分,比分从2-2一路紧咬到10-10,好在此后每次遭遇局点,王曼昱的反手都能成功拿分,最后卡纳克/王曼昱以19-17的比分艰难拿下第二局。

这两对中美组合虽然在昨天才进行了首次合练,但是都表现出了不错的状态。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在中美混双组合首度合练之后,谈到了这次组建跨国组合的意义。他希望运动员们用精湛的球技,吸引更多的球迷粉丝观众共同加油鼓掌,体现体育外交的力量和影响力。

中美两队交换球衣

中外乒乓球跨国组合早有先例,1977年世乒赛,国手杨莹和朝鲜选手朴英玉就合作夺得女双冠军,谱写了体育史上的一段佳话。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回顾下乒乓球历史上几对经典的中外跨国组合。

最成功的混双组合

从2015年苏州世乒赛开始,国际乒联允许跨国组合参赛,但实际上从2013年韩国公开赛开始,国乒队就主动组建跨国组合出战巡回赛。苏州世乒赛上,中国选手更是组建了四对跨国组合参加男双、女双和混双三项比赛。

不过开赛不久四对中外组合就只剩下了一对,那就是许昕和韩国女选手梁夏银组成的混双组合,剩下三对组合全部被淘汰。虽然是带伤出战,但是许昕依然表现出了出色状态,与梁夏银也越打越默契,两人一路杀进混双决赛。

决赛中许昕/梁夏银的对手是日本组合吉村真晴/石川佳纯,比赛前两小时许昕仍在治疗自己的肩伤,热身的时候刘国梁也对他叮嘱不停。但结果是好的,许昕/梁夏银成功顶住压力,最终以4-0击败对手拿下混双冠军。

对于带伤出战的搭档许昕,梁夏银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:“比赛中许昕带伤坚持战斗,对我来说他是一个英雄。”二人的混双组合也传为一段佳话,直到现在仍被球迷们津津乐道。

人气最高的“马可波罗”组合

细数国乒人气最高的跨国组合,当属由马龙和波尔组成的男双组合。这两个人,一个是中国男乒的领军人物,一个是德国男乒的传奇选手,他们的组合也被球迷们亲切的称呼为“马可波罗”组合。

2013年长春公开赛,马龙和波尔首次搭档,两个人参赛前甚至没有合练过一次,但是由于两人的个人能力实在太强,最后还是获得冠军。同年6月,两人又携手参加了中国公开赛,并再次夺冠。

2015年苏州世乒赛上,两个人首次搭档出征国际大赛,不过这一次他们并没能延续之前的好运,信心满满的两人早早在第二轮便被淘汰。淘汰他们的正是最后获得男双冠军的国乒组合许昕/张继科。

2017年世乒赛,马龙和波尔再次组队参赛。这一次两人的组合有所进步,一直打到了男双第三轮,比上一届更进一步。而淘汰两人的是国乒组合许昕/樊振东,巧合的是许昕/樊振东最后也拿下了男双冠军,“马可波罗”组合堪称冠军试金石。

“含金量”最高的组合

2011年第二届“直横大战”虽然不是正式比赛,但是因为汇聚了当时世界上顶尖的乒乓球好手而颇受关注。特别是男双比赛,代表直板打法出战的正是中韩跨国组合马琳/柳承敏,这两位一个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单冠军,一个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单冠军,可以说是有史以来“含金量”最高的中外跨国组合。

马琳和柳承敏的对手,代表横板打法出战的,正是在未来称霸世界乒坛的张继科和马龙,这两位后来一个拿到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单冠军,一个连续拿下了2016年和2020年两届奥运会冠军。

虽然两对选手都不是双打专项选手,但四个人的水平毕竟都是世界一流,仍然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比赛。前两局比赛,更为年轻的马龙/张继科组合均取得了胜利,不过从这两局12-10和11-9的比分就可以看出,这场比赛打得有多胶着。

而随着经验更加丰富的马琳/柳承敏逐渐找到感觉,二人又以11-8扳回一局。接下来的比赛,更为默契的马龙/张继科组合控制住了场上局面,以11-8拿下第四局,最终以3-1取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。

尽管不是正式比赛,但这样一场由四位奥运男单冠军出战的男双比赛可不多见。

跨国组合的出现,为不同国家乒乓球运动员的交流架起了桥梁,中国作为乒乓球大国,也承担着乒乓球推广的重任,跨国组合正是向全世界传播乒乓球的最佳方式之一。

而今年参加休斯敦世乒赛的这两对中美跨国组合,不论最终取得什么样的成绩,在乒乓球的历史上都会写下浓重的一笔。

点击进入专题:

满贯人生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


安德烈娅·勒杜坎
挪威超联大战揭秘:萨尔普斯堡PK罗森博格,谁主沉浮?预冲11连红!